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:30-21:00
来源: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编辑:佚名
我儿子小学、初中的九年里,都是在公立学校上学。作为一个个性活跃的男孩子,“调皮”是那九年贴在他身上的标签。曾有半个月的时间,老师让他站着上数学课,并在全班宣布,无论他作业做得多好,都必须站着上课,因为他太调皮了。
而作为一个同样出身于传统教育的妈妈来说,我跟老师是无条件配合的。一直到初中,我依旧跟老师站在同一条“战线”上。但是有一天,当我再一次因为儿子在学校表现不佳而指责他时,孩子哭着朝我喊:“你是我妈妈!你为什么跟老师穿一条裤子?!”
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他对学校、对老师是敌视的,在学习上,他是自卑的。也是那时候起,他不笑了,每天放学就背着书包看着脚尖走路回家。我开始害怕了:这是我唯一的儿子,他对我来说就是100%的存在,但是,这样下去他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?
在我焦虑不堪的时候,儿子的一个同学给了我启发。那是一个当时在初中年级排名前十的学生,但是她初二转学来了赫德。我找到她和她的爸爸妈妈,问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赫德?
当时小女孩告诉我的话,我至今记忆犹新,她说:“赫德的老师不会根据你成绩好坏来决定是否喜欢你,是否尊重你。我们跟老师都是朋友,会在路上聊天,会一起去食堂吃饭,这种感受在我之前的七八年里是没有的。”
这个理由当时就打动我了,我觉得我要去赫德看一下。
趟来赫德,当时我走进教学楼,正好有个男孩子从楼梯上下来,他看我上楼,就往边上让了让,并朝我微微一笑点头示意。这是发生在一瞬间的、很小的一个事情,但我当时就被“击中”了。我想,这样的孩子他的内心必定是开心满足的,所以他才会对陌生人展现出温暖和善意。
然后我又在走廊里碰到了打扫卫生的阿姨,阿姨也朝我微笑打招呼,保安们也是。所有人传递给我的,都是和蔼可亲的感觉,我觉得我爱上这个校园了。
跟儿子商量之后,他也表示愿意来试试。不过,儿子来赫德,其实经历了两次入学考试。
次考试结束后,校长跟我沟通并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:孩子虽然英语强,但数学有点弱,现在插班入读国际课程未必有优势,可以再考虑考虑。
其实校长的这个建议让我很意外。我认为一个民办学校如果从费用角度考虑,学生越早入读,对学校来说当然越好。但是赫德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考量,只是客观地从孩子的学习现状出发,诚恳地给了这样的建议。于是我们接受了,直到第二年我才带着儿子再次参加入学测试,并入读赫德。
不夸张地说,儿子从九年级进入赫德开始,很快就放下了对学校的紧张感和对老师的拘谨感,整个人的状态都舒展了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,儿子很快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——生物。在IGCSE的学习阶段,他的生物、化学成绩就已经非常不错了,化学几乎能一路满分。
十一年级A Level选课,儿子很果断地选了生物学科,明确了以后攻读生物专业。A Level生物的难度众所周知,那些生僻冗长的专有词汇让学生望而生畏,因此几乎没有孩子选这个学科。
当时选择A Level生物的学生,都必须跟校长进行一对一面谈。通过面谈,校长和学科老师会对这些学生前两年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,从而客观给出这个学生是否能在A Level阶段学生物的建议。最终校长给儿子的结论是:Alan可以!
我记得当时一共有11个孩子选了生物,但是一个月后,只剩两三个孩子了,两个月之后,就剩我儿子一个了。当时我挺担心儿子也会放弃,也担心学校会因为只有一个学生选这门课而停课。
没想到只剩下一个学生的时候, Clare Russel老师开始了一对一课程。Clare老师是剑桥大学的博士,在生物学上有很丰富的积累,这样的老师一对一给孩子上课,我觉得赫德非常“舍得”。
当时Clare老师一周一封邮件,告诉我孩子的学习近况。在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中,实验一直是中国孩子的弱项。儿子的次实验考试,我记得只有37分。当时Clare很着急,她想了很多办法,帮儿子一周多加了好几节实验课,针对性地引导、纠正……在第二次实验考试中,儿子拿到了70多分。这对生物学科来说,是比较高的一个分数了。后来,儿子拿着生物A的成绩去申请了大学。